温州市区自来水每年漏损两个半西湖 请来专家把脉
2016-12-15 17:08 点击: 次作者:温州日报
解决供水管网漏损难题,温州有了“智慧医生”。记者日前从温州市科技局获悉,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华中院”)牵手浙江契而弗水务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决定在温共建智慧水务大数据中心,通过物联网+云计算智慧水务项目,为我市供水管网漏损“把脉问诊”,助推实现节水降耗目标。这是市科技局为服务企业和科研院所引进的项目之一。
供水管网漏损,是指自来水在供水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泄漏损失,导致到达用户的水量减少。在温州,每年因供水管网漏损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以温州市水务集团为例,2015年,温州市区供水总量25034万立方米(万吨),管网漏损率14.98%,年漏损量达3750万吨,可以填满两个半西湖。市区每天漏损的10万吨水,可供一万户家庭用上一个月。
传统的寻找漏损点,只能通过管线检漏分公司巡查队趁夜深人静在路面上借助仪器用耳朵一段一段地“听漏”。华中院智能制造事业部部长凌见君说:“很多时候数据明确指向了漏损,但就是无法找到漏损点,听漏还需要借助一些运气。” 此次引进的“智慧水务”项目,是一套解决供水漏损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既可以通过大数据应用实现在一天内准确定位漏损范围,也包括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变频供水,根据用户用水量按需供水。记者了解到,操作员可以手机和网页登陆平台,实时查询温州市一个区、一个街道、一个社区、一个小区、甚至是一家工厂的用水情况,通过电脑模型进行检测,快速找到漏损点,然后进行止漏。
“智慧水务”项目,不仅可以为我市节省大量的水资源,也会产生附加的经济效益。目前,该项目刚刚落地。谈及下一步的计划,凌见君表示,将围绕建设“样板”和“大数据中心”进行。初步决定以温州商学院和瓯海瞿溪自来水公司为试点,引入智慧水务系统,在此基础上,华中院拟与瓯海区合作共建温州智慧水务大数据中心,打造华东地区通用平台,实现多用户接入,并向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最终通过大数据汇集,希望能够建立起降低漏损的国家标准。